当我看见考场有一半的人头顶都有点秃秃的时候,我已经感觉我凉一半了。多半都是已在职场好几年的大佬,好多人都是开车来考的...。
只有我和另一位男生那么单纯(我赌他也是学生),就我俩乖乖提前40分钟进考场。
居然有近十个人没有来考试!还得是老板们,两百块钱随便给国家冲GDP了吧。
作为昔日高考作文都难逾八百字之人,今日竟挥就两千七百余字论文,实属突破。
我也是有出息了,和老板们一个考场。不同的是他们应该是考来挂靠享受生活的,而我还是个牛马。 嵌入式和数据库我恨你。
三个月前,妄想一步登天的我直接报考了软考高项,踏上了备考系统分析师的不归路。我这个人吧,向来行事风格偏极端,做事要不不做,要不就整大的,于是不知天高地厚选了高项系分(笑哭)。 初阅教材目录时,我顿感茫然,看目录更懵了...此书堪比字典,目录更是,一个篇章里面一个章节的一个小点,是我这学期的一门课(微笑),点名操作系统、设计模式和信息安全。
我还是系分第一次刚改版新教材!16年来第一次改版大更新,holysh* 。这下好咯,前网课和前人资料都看不得了。
简说这一路我的备考
起初,就是很盲目的攻读教材。
- 第一章,让我深刻认识了系统分析师的职业定位,认识到他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技术人员的职责和精神。
- 第二章 数学与工程基础。我天!你们懂短短数页囊括我这辈子学过的所有数学以及自己超纲感兴趣钻研的知识点的感觉吗!
数学的实用价值在此展露无遗。一眼下去,从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全呈现在眼里。第一眼,有些感慨求学路上的辛苦。
第三章开始,是我爱的计算机!!!开始深入浅出地了解了计算机原理、网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
第一篇章还没结束,有些累了,really。信息量太多了,并且这时候开学了。有些低估了我的课表,转专业的孩子过得真狗不如。 以及我这学期的课程欢迎大家看看:
怎么办呢?工作日几乎没时间了,更别说课程的作业、实验、报告、小组作业什么的。我这样的 bad kid 当然选择追求自己的热爱咯~,课是要上的,暂时就先记录下每周ppt的主题吧(笑哭),好方便现在的我开始狂补...(哭)
这时候的我放弃了教材。 我这样的小白,如何尽力掌握这样海量的知识呢?如何去感受、体验、学习系统分析师的思想思维?当时很迷茫,幸好有我心爱的女孩一直在安慰鼓励我。 我在网上无意间找到了前人的“学习心得”,字字珠玑:
“各位同行共勉。” “我们是将开发风险降到最低的人。” “无论身处大公司亦或小公司,我们都应该做自己的系统分析师。”
看到前辈们的努力与成果,我心中一片热腔,他们正是我一直梦想成为的人:
》》有技术、有实力,冷静稳重有担当,愿意为更好的互联网共享知识,为企业/团队发展建言献策,成为提供安全感的人。
【我开始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方案,分离生活与学习,平衡主修专业与业余备考。】
AI,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工具,是前人们没有的优势。(以下简要分享工具运用心得,重点在于思维启发而非技术细节->技术在进步、思维在进化。应多动手多探索,去感受工具,感受自己)
起初我尝试在电脑上部署 MaxKB, 尝试利用 LLM 的优势把教材导入解析,文本向量嘛,并尝试连接 ds,进行各部分对话式学习。用几天后,说实话,发现 ds 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用。跟随着这样的思维,去网上寻找各种工具平台:coze、ClickUp、AnytingLLM、notebookLLM等多个平台,似乎AI还没进化到可以精准地匹配上我所需的知识去辅导小白学习(当时是,现在确实有方案可以做到了,才过去三个月,可见技术进步的速度),幻视对于小白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发现前后矛盾时。 最终还是回归了 ChatGPT 和 Claude(因为对我来说已经够用了,所以并没有尝试 Gemini,听说最近还不错),并且开始搭建个人知识库。 主要使用Obsidian,在遇到新知识点时依赖 ai 联网搜索并且要求输出为我要求的Markdown格式,在系统 prompt 中已规定好模板,如果你也使用Obsidian,可参考使用我下方给出的prompt:
💡基础格式要求
① 回答内容从"## 二级标题"开始。
② 所有分点使用①②③编号。
③ 输出中可使用以下格式标记提升可读性:
- **加粗**
- _斜体_
- ==高亮==
- <u>下划线</u>
- ✅ [x] 复选框
- 📌 Emoji 图标增强观感
- > 引用内容使用引用格式
- 标题、正文逻辑清晰分层
④ 中文括号中如含英文,使用格式如:中文(English)
⑤ 表格上下留空行,内容对齐可读。
Obsidian 输出要求:
① 如果我请求你“整理为 Obsidian 格式”,你应输出为Markdown代码块,**不要添加解释或多余描述**。
② 每个点尽量合并为逻辑段落,**避免将每个小点独立成行**导致笔记过长过碎。
③ 数学/公式内容使用:
- 行内公式使用 `$公式$`
- 单独一行公式使用 `$$公式$$`
④ 符号及术语需保留英文括号内原文,例如按钮(Button)、设置(Settings)等。
⑤ 默认系统为Windows 11,若涉及Linux操作,除非特别说明,一律基于Ubuntu 24.10。
新知识点,我会连带题目解析发给GPT,并要求“丰富以上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该知识点,并输出为Obsidian格式”,随后复制粘贴到Obsidian中。(要求用代码块输出两大好处:1. 方便复制 2. 解决手机端复制无 Markdown。唯一坏处为无渲染预览)。
网络上获取到网课的资源,百度网盘上全部下载下来本地放了。为方便多种状态,多个姿势,多个地点随时能看到网课和文档。还用另一台电脑当服务器,Docker 启动了个 Alist,宿舍里面用局域网,外面就内网穿透。并且在阿里云薅学生福利买了台服务器,小文档都放上面随时阅读了。
就是这样,一边刷题,看网课,同时不断记录新的知识点。 粘贴到笔记内时,应确保必定要先阅读一遍!!!因为和收藏一样,再次温习的概率极低!
不断积累的知识,持续进化的思维。 后续压力好大,几乎晚上都睡不着(今天考完了还这样),屡屡辗转至凌晨,见过很多次凌晨 5 点的广财(笑哭)。
坚持到了前天,5月24日。
- 考场有股医院的味道,好紧张好压抑...
- 救命!!!为什么我那么乖乖提前40分钟进考场,多背一下说不定就看到系统架构三大分层是什么了(😭)
- 我背了那么久的TCP/IP osi你不考是吧?
- DFD你....我怎么感觉四个选项的英语单词都不对
- 没人放弃案例题吗,大佬们好样的
- 有点死了,案例题四道有三道是有一个知识点根本不懂,web我会!但是SSM是什么,怎么第三题也有SSM...数据库早知道我好好听课了
- 好的,论文没考到需求获取,但还好软件测试我写过,但是自动化测试是什么啊...为什么我以前没有 712 万,开发10个月的项目给我负责一下,不公平(不开心)
- 到时间交卷了,我居然写了两千七百多...我天,这还是那个语文菜鸡吗。交卷左下角显示字数0怎么回事...还好别人也是!
因为这次考试,我落下非常多的课程,并且生活也有些絮乱。如果没过,我也不会后悔报考此次系分。我会感谢它给予我思维进化,感谢它向我打开了技术人员的另一扇大门。并且再让我一次感受到了,追求喜欢的知识,热爱的领域,动力是永无止尽的,是无需他律的,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单纯的技术实现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深入理解业务需求,准确把握用户痛点,才能确保自己的作品——系统,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系统。 , 我也将继续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探索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尝试提升技术和甚至项目管理水平。 矢志不渝地向着"万里挑一"的目标迈进,牢记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为构建更好的简中互联网环境奋斗~用技术的力量为构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贡献吾辈力量。
就用我论文的结尾句来结尾吧: “技术应当为民生服务,为社会贡献。”